第十章 争论-《都市公子传奇》


    第(2/3)页

    而胖子李兵的心里可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是孟萧的魅力太大,连那个李学究都吸引住了。然后感叹道:不愧是老小啊!

    事情转会正题,这边梦萧和那位历史老师李学究终于要对上阵了。

    第一回合争论的问题是:西楚霸王项羽真的是”刚愎自用,有用无谋“吗?

    李学究的管关点是楚汉相争五年,刘邦与项羽打仗,结果是楚军越打越少,汉军越打越多,最后导致灭亡。李学究对其分析的原因有几点是:项羽太仁义但有太暴躁,刚愎自用不执行亚父范增在鸿门宴设的这么大好的机会消灭刘邦。楚军与汉军对阵期间,楚军大将战死居多。项羽放走刘邦的后果做种导致了自己的覆灭。

    而梦萧的观点则不是这样的,他认为项羽会失败居多的还是因为太重情义。论兵打仗或许项羽不如韩信后事对韩信领兵的看法;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是却比刘邦强多了。比如说巨鹿之战,项羽凭借两万楚军抱着必死的决心终于大败章邯的二十万秦兵。这不是兵法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作法吗?还有就是刘邦与各国六七十万大军围攻西楚国都彭城,项羽率三万大军回归就打败了刘邦的联军。这不正体现西楚霸王项羽有勇有谋的地方吗?项羽要没头脑,怎么会打出这样的胜仗呢!所以说李学究对西楚霸王项羽“有勇无谋”的评价太片面了些。

    至于“刚愎自用”消灭自己最大的障碍,难道真的不是项羽所希望的那样吗?梦萧认为不是的,大家都知道项羽与刘邦是结拜兄弟。刘邦大为兄,项羽小为弟。做弟弟要杀哥哥本来就有点为难。

    或许项羽只是借樊哙的出现给自己找一个放过刘邦的借口罢了。毕竟他和刘邦是兄弟一场。项羽这个人中情意,把情意看的很重,对于刘邦首先拿下咸阳,刚开始时是生气,当刘邦来亲自道歉的时候,那时项羽的心就软了吧!所以才一直没有照亚父范增的话去做,杀了刘邦。

    第一回合争论完毕,李学究被气得不轻,明显,这一局,梦萧完胜李学究。

    马上第二回合就要开始了。

    第二回合争论的问题是:项羽为了一个女人自杀,放弃了重回江东东山在起的机会是对是错呢?

    李学究的观点依然有些片面了。他认为项羽为了一个女人自杀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没人可以在有,但江山失去了,在想拿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多少王国之君应为美色误国。例如吴王夫差因为西施而亡国,纣王因为妲己而亡国。这些铁铮铮的例子证明了西楚霸王项羽因为美色而误国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同时李学究还指出项羽最宠爱的女人虞姬有可能是刘邦派来迷惑项羽的奸细。总之,力学就认为项羽为了一个女人而自杀不是明智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在是太愚蠢了。

    而我们的梦大公子的观点又有些不同。梦大公子认为,项羽为了个女人放弃江山固然不对,但也不能完全说是错误的。座位高高在上的西楚霸王,项羽需要一个人能抚平他那孤寂的内心,恰恰虞姬走进了他的心间,从此他只爱虞姬一个人。心爱的女人在垓下被围时引颈自杀,为的就是不要当项羽的累赘。随后项羽参与楚军突出重围来到乌江边,即使有一条小船可以过河到江东,可是昔日的兄弟步子,心爱的女人也逝世了。可能想到虞姬一个人在下面孤独,项羽才有了把自己的头送给昔日楚军司马司马童的意愿,也算是卖了一个人情,好到下面去陪虞姬。从这方面看,项羽不是不爱江山,只不过江山再好也比不过虞姬。至于说虞姬有可能是刘邦派来的奸细,那更不可能了。虞家在江东是世家,怎么可能和刘邦联合起来对付自己的国家,那可是有辱门风的作法。相信当时的豪门望族不会因为这个而冒着得罪项羽的危险作为刘邦的奸细。所以基本上这个说法就不成立了。总之,从项羽的作法就可以知道项羽可以做一个好男人好丈夫,却不适合做一个好帝王。项羽没有称帝,恐怕他也不打算称帝,他可能是想把他的江山和他的兄弟共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