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谕先生,非常高兴你能够为我推荐职位。 但我想我离着教授还有点距离,即便你以及普朗克先生都对我的相对论表现了极大兴趣,并给出很高的评价,可瑞士的教授似乎并不看重我的理论。他们认为太新,还需要论证。 当然也有一所学校想要给予我一个实验岗位,但他们仅仅开出3000法郎的薪酬,甚至不如我做临时专利员时高。 更何况我并不擅长实验,甚至连一个电荷放大器都做不好,所以只能拒绝。 我还是更加擅长思想实验以及理论研究。 说到理论,我最近又用普朗克先生的量子理论解释了一个奇妙领域,你甚至猜不到是什么。 哦,我还是告诉你吧,是固体的比热! 我发现只有引入量子理论,才能解释这个困扰那么多人的问题。 论文我发在了杂志上,这本杂志过不了几天就会到达神秘的东方。 ……” 爱因斯坦又写了不少其他事情。 大神爱因斯坦的信件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就普朗克的信则一如既往的还是先催促星战系列,但更有趣的是,他在心中又多次提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与你一样,劳厄回来后多次向我称赞爱因斯坦的才能。 其实我也一直认为他的相对论至少在胆识上已经超出了思辨科学迄今为止取得的一切成就。这一原理给我们关于世界的物理图景带来了一场革命,只有哥白尼所带来的革命可以与之比肩。 而与之相比,非欧几何只不过是小孩的游戏。” 好嘛,实在太有趣了。 爱因斯坦在信中称赞普朗克的量子论,普朗克则称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仿佛提前说好,两个超级大牛商业互吹了一波。 不过他最后对非欧几何的评价,哥廷根大学的几位数学大佬估计不会赞同。 但说回物理,目前的情况,不管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都不是科学界的主流。X射线、放射性、电子、镭元素已经吸引了大部分杰出科学家的注意力。 当然,这些领域同样举足轻重;而且更和实验物理搭边,主流科学家们比较容易接受。 普朗克不着急,毕竟他已人到中年,保守的性格也让他不喜欢走上风口浪尖。 乃至他终其一生也未成为一名彻底的量子理论支持者。 而爱因斯坦则比较着急,这个破班一天都不想上了!但大学又未能给出更高的薪水,让他思来想去后还是非常为难。 总不能真的去当劳厄所提到的无薪讲师吧? 爱因斯坦确实试图做过准备,经常对着镜子练习讲课,但每每都会出现卡壳情况。 大学聘任的教授还好,学生不会在意。 无薪讲师则完全看学生愿不愿意听课,明显的瑕疵显然留不住学生。 所以爱因斯坦仍旧要不断提升名气,这样才会有大学心甘情愿让他当一名教授。 可惜他所擅长的领域,相对论以及量子理论,正好不是当下主流,十几篇论文发出去,仍旧像半个科学小透明。 着实郁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