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黄楚九愕然:“咱们做了几百年生意,竟然这方面都落后了?” 李谕摊摊手:“而且落后很多,甚至我感觉这种落后与科学、政法上的落后同样可怕。” 黄楚九用力攥了攥拳头:“急煞我也!要去哪学?” 李谕说:“租界里不是有很多师傅嘛?” “租界?师傅?”黄楚九疑惑道。 李谕说:“那些犹太人。” 黄楚九却连连摇头:“不可不可!他们那种做生意方式毫无底线,财神爷都看不下去!” 他作为传统中国商人,在做买卖方面确实还是有职业道德。 李谕感觉不能说什么了,虽然无奸不商,但不管怎么说,国破家亡的时候,有底线的人才是社会更需要的人。 总比发国难财好。 至于上海滩里的犹太商人,如沙逊之流,真心做的太过火,黄楚九看不下去很正常。——连欧洲人都有些看不下去。 黄楚九问道:“听闻帝师在遥远的美利坚国可以把买卖做到无比之大,肯定有独门诀窍。日本国总不可能比美利坚国还难对付,您有没有什么办法?” 这个问题还真问住李谕了。 李谕之所以能搞得这么顺利,不是因为他懂商业,完全是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理念领先时代太多了,他的产品更是划时代,所以根本不需要再使用任何营销策略。 毕竟谋略是弱者的武器。 李谕脑子里东西那么多,甚至要控制自己的节奏。 而黄楚九做的是纯竞争性买卖,这时候就需要经营策略了。 李谕想了想说:“我只能给个大概的建议,具体的细节不懂。目前看,先生貌似只能见招拆招,日本人做什么,你也做什么,然后研制出一种效果比日本人仁丹效果好的产品,不需要好太多,一点点就行。宣传带上御医的大名,同样大投广告,说得比日本人还要好。” “可是,这不就是虚假宣传?”黄楚九说。 “管不了那么多!最起码比他们效果好即可,”李谕说,“此外,我正准备与德国人一起办个西药厂,先生有没有兴趣?” 黄楚九说:“兴趣有是有,但我并不懂西药。” “无妨,懂得如何销售就足够。”李谕说。 黄楚九倒是不排斥西药:“如果药效良好,物美价廉,确实值得运作。” 李谕说:“等工厂投产后,黄先生可以来看看。” 黄楚九抱拳道:“一定!” 黄楚九后来买卖做得不小,但在大世界建好后,就把主要精力从实业转到娱乐和地产行业了。 一百年前的地产业同样是金融巨坑,对资金的需求巨大,他贸然扩张,深陷泥潭。 正好上海滩出了个黄金荣,盯上他的大世界,使了一些地痞手段,在他临终时,以70万的低价从黄楚九手里盘下了大世界。 李谕还是更加倾心于实业,什么金融业、银行业、房地产之类的,李谕知道自己可以通过这些东西赚很多钱,不过他都没有兴趣,也知道没有意义。 真正紧缺的毫无疑问还是实业。而实业这么多门类,他都感觉自己都忙不过来,只有尽可能在自己搞精深的理科同时,培养一些工科方面的人才,然后最大限度帮助并且推动实业的发展。 第(2/3)页